時間:2023-12-19 00:00:00 閱讀:11772
12月中旬,今冬以來的最強寒潮橫掃全國大部,東北、新疆、華北等地普降大雪,酷寒天氣給環境監測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碧興物聯作為扛起國家水環境質量監測重任的“哨兵”,公司分布在全國各地的運維工作人員冒嚴寒、戰風雪,不辭勞苦,守護著一個個自動監測站的平穩運行,用最樸實的行動,演繹了風雪中最美前行者的身影。
在吉林——寒潮來臨,東北地區最先感知到刺骨的寒冷,12月份的吉林,最低溫度已經接近-30℃,采樣人員田錄瑤接到了12月份松花湖的采測分離的任務,此時的松花湖已經全部結冰,要完成采樣任務,必須要鑿開十幾公分厚的冰層,沒有任何遲疑,田璐瑤帶上了鑿冰和采樣工具,和同事駕車前往160公里以外的點位,由于前往采樣點位的道路大部分為盤山公路,道路結冰,原來兩個半小時的路程,當天走了四個多小時才到,為了按時完成任務,田錄瑤和同事顧不上休整,立馬開始了采樣工作,最終在當天完成采樣并順利送達測站。
在新疆——新疆阿勒泰被譽為中國雪都,年均降雪量86.8毫米,降雪期179天,同時也有新疆水塔的美譽,為此,守護阿勒泰地區的水環境工作尤為重要。12月阿勒泰地區的大雪使去往富蘊大橋水站的道路充滿了挑戰,這樣的路況對于運維工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運維人員陳德安拿出手機,打開天氣應用,查看今天的天氣:晴,-20℃到-27℃。他深吸一口氣,準備開始今天的運維工作。
在陳德安看來,辦法總比困難多。水站數據對于環境監測非常重要,不能因為天氣原因而耽誤工作。
果不其然,在離目的地水站還有大概5公里的地方,車輛已經無法前行了。
“下車,徒步!”陳德安與同行人員徐冬說道。
他們穿著厚厚的棉衣,戴上帽子和手套,一人抱著儀器分析所需的純水,一人帶著維護工作必備的工具,在著漫天雪地里一步一個腳印向水站挪去。
5公里的路,兩人走了近兩個小時終于到達水站,陳德安和徐冬立即開始了運維工作。他們更換了純水,檢查了設備的運行情況,確保數據準確無誤。又來到河邊,順著冰面爬進采水口查看采水管路情況。克服重重困難,終于完成了當天的運維工作。
“今天的運維工作雖然辛苦,但看到水站正常運行,我感到非常開心。”陳德安說道。
這就是新疆國家水站運維人員不畏風雪、不懼嚴寒的堅守精神,他們以實際行動保障了當地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為保護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
在四川——12月10日,甘孜藏族自治州洛須鎮溫托村水站高指儀、采水設備面臨嚴寒大考,為保障現場各項設備的正常運行,四川區域負責人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立即派出技術人員周穎前往甘孜支援現場的運維工作人員。周穎家人得知他要緊急驅車前往甘孜支援國家水站監測設施的技術保障工作后,雖然擔憂幾乎全程都是高海拔3000米以上的道路頗為險峻,仍默默為他準備好了抗寒必需品。當天下午周穎從距水站1000公里外的辦事處出發,車輛行駛在半途時因氣溫驟降,導致高海拔地區突降大雪,讓本就艱難的路途更增添了重重困難,運維人員沒有退縮,在當地民警幫助下為車輛安裝防滑鏈繼續前往水站,最終抵達站點并即刻為站里的各項儀器進行了維護,為環境監測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云南——云南省麗江市瀘沽湖湖心(瀘沽湖)站,位于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鄉落水村委會瀘沽湖畔,運維人員李俊文每次從辦事處到達該水站巡檢維護需行駛4小時山路。進入冬季后,因山路海拔高,道路積雪結冰狀況頻發,通往瀘沽湖站的交通更為受阻。為保障儀器安全運轉,李俊文和同事們依然如期趕赴站點,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路上減速慢行,在濕滑難行地段毅然下車推行,比往常多了2小時才安全到達站點……李俊文說:“保障監測數據正常是每個運維人員的責任和使命,面對嚴寒大考,作為一名碧興物聯運維人員,一定克服困難堅守好一線,以平凡的行動為我國的環境監測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